木能克土,故恶之。是皆阳衰阴胜之病也。
郑氏切脉诗大体与周氏相近,而极简明扼要,便于应用。和调于五脏,洒陈于六腑,乃能入于脉也。
真气者,所受于天,与谷气并而充身也。热蒸于表则津泄,故腠理开而汗出;或为寒邪所感,则液凝留于肌肉之间,故汗沫聚而为痛。
盖此言两感之邪也。金脏病则失其清肃之化,故热而叶焦,五脏之阴皆为之不足,此痿之生于肺也。
阴虚者畏阳胜之时,故春夏死,秋冬生。漏病者,二阴不禁,凡水谷精血之类皆是也。
此皆手阳明之诸病。邪气中于风府、天柱之间,乘其虚则入脑连目,目系急则目眩精斜,故左右之脉互有缓急。